本來是散發(fā)著腥臭味的餐廚垃圾,經過自動分選機,隨后投入餐廚垃圾處理設備之生化處理機,經過8—10個小時的考驗,變身成黃土模樣的顆粒狀有機肥料……走進餐廚垃圾處理廠,見證餐廚垃圾變身有機肥料,小編很難想像它的前世可能是餐廚垃圾中的一塊雞骨頭。
處理餐廚垃圾的地方沒臭味
走進餐廚垃圾處理廠的處理車間,你很難想象到這是處理帶著腥臭味泔水的地方,盡管處理設備在不停工作,處理車間里卻沒有多少臭味。
泔水進入自動分選機處理,在這一輪處理過程中,垃圾中的酸奶瓶、一次性筷子、玻璃瓶等雜物會被剔除出來,分選后的使用餐廚垃圾脫水機進行壓榨處理。15分鐘后,經過脫水、分選的餐廚垃圾結束了第一段旅程,進入可裝800公斤的受料桶。
10個小時內泔水變身有機肥
經初步處理過的餐廚垃圾進入生化處理機后,經微生物處理制肥料工藝,通過高溫發(fā)酵作用,8-10個小時就能把餐廚垃圾發(fā)酵轉化成生物腐植酸肥料。不過,真 正的生物肥料還要經過再次篩分,將沒處理掉的碎餐布、小的方便袋,濕紙巾等雜物找出來,再經過除鐵等工藝,真正的生物肥料就出來了。隨后,這些肥料被裝進 袋子包裝好。眼前的一把略帶酸味的有機肥料,它的前世可能是餐廚垃圾里的一塊雞骨頭。餐廚垃圾變有機肥的過程就算完成了。
既能當花肥又能當動物飼料
據介紹,100噸的餐廚垃圾,可以生產三四十噸的有機肥料,有機肥料可以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,可用于國家沃土工程,也可以用于果蔬的種植,比如種植草莓、藍莓等。而處理過的餐廚垃圾不僅能夠作為有機肥料澆灌植物,還能作為有機飼料用于家禽家畜的飼養(yǎng)。